在秋日,赤城河水碧波蕩漾,穿城而過,環城青山則以絢爛多彩的姿態守護著這片土地,共同編織出一幅和諧共生的自然美景。近年來,赤城縣堅定不移地將生態建置于發展的核心位置,致力于高質量構建“首都兩區”,通過系統實施流域綜合治理,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,為區域筑起了一道堅不可摧的綠色生態屏障。
赤城縣在生態治理上采取了全面而細致的策略,科學統籌水資源、水生態、水環境以及水災害系統治理等多個維度。其中,河長制的深入實施成為了關鍵一環。通過制定詳細的“河長制辦公室工作要點”和“河長制工作考核實施方案”,赤城縣建立健全的河長會議、河長巡河、信息報送等多項制度,確保了長效管理機制的有效運行。三級河長形成常態化巡河,不僅提升了河流管理的效率,還提前制定了水污染突發事件應急處置預案,為應對可能的突發情況提供了有力保障。
在此基礎上,赤城縣加大了對河湖的保護力度,持續推進河湖“清四亂”行動的常態化和規范化。今年以來,已開展了三次專項清理整治行動,共清理河道淤泥、垃圾及砂石3373.95立方米,發現的問題均得到了及時整改。同時,中小河流治理也被列為重點任務,湯泉河治理工程已完成河道清淤疏浚18150米,馬營二道川河道修復治理工程也順利竣工,包括4.135公里的河道治理和4處漫水路的修建。
為了進一步鞏固和提升水源涵養功能,赤城縣還積極開展水土保持治理與監管工作。上半年,共審批了9個生產建設項目的水土保持方案。特別值得一提的是,國家水土保持重點工程——赤城縣西溝生態清潔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的實施,已封禁治理656.5公頃土地,完成總工程量的65%。同時,燕山山地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水利建設工程也在加速推進,已修建谷坊68處,完成工作量的80%,這些項目對于改善區域生態環境、提升水土保持能力具有重要意義。
此外,赤城縣還加快了一系列水利基礎設施項目的建設進度,包括湯泉河治理工程、潮白河赤城段防洪治理工程、農村安全飲水鞏固提升項目、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工程、長源水廠以及千松溝防洪處理工程等。這些項目的推進,不僅為赤城縣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的水利支撐和保障,也為當地居民創造了更加安全、宜居的生活環境。
(文章來源:張家口市生態環境局)